經濟
斯德哥爾摩是瑞典的經濟中心,其工業總產值和商品零售總額均占全國的20%以上。擁有鋼鐵、機器製造、化工、造紙 、印刷、食品等各類重要行業。全國各大企業的總部有45%設在這裡。
服務業是斯德哥爾摩最大的產業,提供了大約85%的就業職位。幾乎沒有重工業在斯德哥爾摩,使它成為世界上最乾淨的大都市之一。
城市北部的西斯塔(Kista)衛星城是瑞典最大的IT中心,不僅瑞典本國的通訊巨頭愛立信,多家世界一流的電腦、電子、通訊企業如微軟、IBM、諾基亞、惠普也在此落戶,中國的華為通訊,中興電子等也在此設有研發基地。
斯德哥爾摩也是瑞典的金融中心,瑞典主要的銀行的總部都在這裡。如瑞典銀行(Swedbank),瑞典商業銀行(Handelsbanken)和北歐斯安銀行(SEB)。大部分保險公司如斯堪的亞保險公司(kandia)的總部和瑞典股票交易中心也設在斯德哥爾摩。
城市西南部的宜家(IKEA)超市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宜家超市。
最近幾年,旅遊業已經成為最主要的產業。
資料來源: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96%AF%E5%BE%B7%E5%93%A5%E5%B0%94%E6%91%A9
2007年9月25日 星期二
烏克蘭-車諾比爾
區位:
位置:位於歐洲東部的國家.南接黑海、東連俄羅斯、北與白俄羅斯毗鄰、西與波蘭、斯洛伐克、匈牙利、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諸國相連。
特色:
簡介:烏克蘭位於歐洲東部,面積為60.37萬平方公里(占原蘇聯面積的2.7%),東西長1300公里,南北長900公里。南臨亞速海和黑海,陸上東北接俄羅斯,北鄰白俄羅斯,西連斯洛伐克、波蘭和匈牙利,南同摩爾多瓦、羅馬尼亞接壤。烏克蘭大部分地區屬東歐平原,最高峰為西部喀爾巴阡山脈的戈維爾拉山(海拔2061米),最長的河流是第聶伯河。氣候屬溫帶大陸性氣候,克裡木半島南岸為亞熱帶氣候
烏克蘭自然資源豐富。它不僅擁有大片肥沃的「黑土帶」(占全世界「黑土帶」總面積的40%),
車諾比爾事件:1986 年 4 月 26 日清晨,俄國車諾比爾核能電廠 4 號機,發生爆炸。程序失當、設計缺陷、聯絡不良、缺乏適當的安全處理等,種種因素齊聚一堂,讓此事故成為史上最嚴重的核能災變。 這起事故肇因於一場安全測試,該測試之目的在於檢視汽輪發電機的汽輪機,能否在切斷能源後,繼續提供足夠電力讓飼水泵運轉,直到緊急柴油發電機啟動。然而緊急停機系統已被切斷,使得反應器失去控制,宛如一只巨型水壺擱在火爐上乾烤,最後發生猛烈爆炸,即便數哩之外都看得到。
重達 1,000 公噸的反應器上蓋被炸開,燃料棒在攝氏 2,000 餘度的高溫中熔化,反應器裡的石墨包覆層被引燃,現場彷彿炙熱煉獄,也使得反應器爐心熔燬,導致氣態輻射分裂產物外洩至大氣層中。含有可能致命物質的雲層,飄到了歐洲與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空,最遠甚至飄到蘇格蘭上空。
總計共有 31 名電廠員工與消防員,在爆炸當時或之後死亡。據估計,1986 年之後,核電廠周圍地區計有 2,500 多人,死於災變的高劑量輻射外洩,更有數千人發生輻射病變。烏克蘭共和國撤離了 50 萬名當地居民,但仍有 5 百多萬人,居住在受污染的地區。
在第 1 波撤離行動之後,俄國派遣數千人回到車諾比爾。在之後數個月中,這群人勇敢對抗輻射污染,防止污染情勢擴大,而且他們多半沒有完善的保護裝備。俄國當局將反應器封在厚實的水泥當中,但是要徹底清除當地的輻射污染,必須花費數年時間,以及相當於數百萬英鎊的金錢。
資料來源: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4%B9%8C%E5%85%8B%E5%85%B0&variant=zh-tw
http://e-info.org.tw/node/6684
位置:位於歐洲東部的國家.南接黑海、東連俄羅斯、北與白俄羅斯毗鄰、西與波蘭、斯洛伐克、匈牙利、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諸國相連。
特色:
簡介:烏克蘭位於歐洲東部,面積為60.37萬平方公里(占原蘇聯面積的2.7%),東西長1300公里,南北長900公里。南臨亞速海和黑海,陸上東北接俄羅斯,北鄰白俄羅斯,西連斯洛伐克、波蘭和匈牙利,南同摩爾多瓦、羅馬尼亞接壤。烏克蘭大部分地區屬東歐平原,最高峰為西部喀爾巴阡山脈的戈維爾拉山(海拔2061米),最長的河流是第聶伯河。氣候屬溫帶大陸性氣候,克裡木半島南岸為亞熱帶氣候
烏克蘭自然資源豐富。它不僅擁有大片肥沃的「黑土帶」(占全世界「黑土帶」總面積的40%),
車諾比爾事件:1986 年 4 月 26 日清晨,俄國車諾比爾核能電廠 4 號機,發生爆炸。程序失當、設計缺陷、聯絡不良、缺乏適當的安全處理等,種種因素齊聚一堂,讓此事故成為史上最嚴重的核能災變。 這起事故肇因於一場安全測試,該測試之目的在於檢視汽輪發電機的汽輪機,能否在切斷能源後,繼續提供足夠電力讓飼水泵運轉,直到緊急柴油發電機啟動。然而緊急停機系統已被切斷,使得反應器失去控制,宛如一只巨型水壺擱在火爐上乾烤,最後發生猛烈爆炸,即便數哩之外都看得到。
重達 1,000 公噸的反應器上蓋被炸開,燃料棒在攝氏 2,000 餘度的高溫中熔化,反應器裡的石墨包覆層被引燃,現場彷彿炙熱煉獄,也使得反應器爐心熔燬,導致氣態輻射分裂產物外洩至大氣層中。含有可能致命物質的雲層,飄到了歐洲與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空,最遠甚至飄到蘇格蘭上空。
總計共有 31 名電廠員工與消防員,在爆炸當時或之後死亡。據估計,1986 年之後,核電廠周圍地區計有 2,500 多人,死於災變的高劑量輻射外洩,更有數千人發生輻射病變。烏克蘭共和國撤離了 50 萬名當地居民,但仍有 5 百多萬人,居住在受污染的地區。
在第 1 波撤離行動之後,俄國派遣數千人回到車諾比爾。在之後數個月中,這群人勇敢對抗輻射污染,防止污染情勢擴大,而且他們多半沒有完善的保護裝備。俄國當局將反應器封在厚實的水泥當中,但是要徹底清除當地的輻射污染,必須花費數年時間,以及相當於數百萬英鎊的金錢。
資料來源: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4%B9%8C%E5%85%8B%E5%85%B0&variant=zh-tw
http://e-info.org.tw/node/6684
訂閱:
文章 (Atom)